外匯從什麼時候開始?

外匯,投資標的就是各國的貨幣的匯率
所以要操作外匯投資,你一定要先了解“匯率”這個東西


讓我們從貨幣的歷史開始回憶起…

1873年,德國實施金本位制,每一單位的貨幣背後的金庫中都有等量的黃金作為支持,黃金給了貨幣信用,民眾可以在銀行用貨幣贖回等值的黃金

由於金幣仍會磨損,直接以金幣進行交易越來越少,慢慢變成用可兌換黃金的貨幣取代金幣。

在1913年,美國通過美聯儲法案,50元面值的貨幣只需要以價值20元的黃金作為支持,代表只需要40%的儲備金率。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所有的參戰國終止了黃金贖回權,人們無法在銀行把貨幣兌換成黃金,各個國家開始大量印鈔票

17529-11110321032294

 

一戰和二戰的期間,歐洲因戰爭而重心轉往製造武器,
所以都以黃金作為支付向美國購買商品與服務,
因為美國是在一戰結束前夕才開始參戰,而二戰時期美國也是於1942年8月才開始出兵(珍珠港事件1941年),

所以總共六年的期間,
美國不斷向歐洲輸出商品,而從歐洲取得大量的黃金。
二戰結束後,美國擁有的黃金儲備量是全世界的2/3,歐洲則沒有黃金儲備,
於是當時的國際貨幣體系無法維持,
美國向歐洲提供了美元貸款,美元大量湧入歐洲。

1944年7月美國邀集其他43個西方國家,
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雷頓森林開了一個會議,提出了一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

會議協定包括成立國際貨幣組織、世界銀行,
並在美國主導下建立了全球性的金匯兌本位制,
也就是「美元與黃金掛勾、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兌換方式。

所有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勾,而美元則以35美元等於1盎司的黃金掛勾,
讓貨幣體系穩定下來。

通過美元與黃金掛勾,讓世界上所有貨幣互相掛勾。當時並無所謂外匯市場,貨幣之間的匯率是常年固定的

 

wkhtg1qws0keaaaaaaaaaaaaaaa127

這時雖仍為金本位制,但國際上開始以美元作為交易的主要貨幣,漸形成「美元本位制」

從此美金輸出到世界各地…
直到1960年代,法國總統戴高樂意識到美國並沒有足量的黃金支持美元,
開始向美國索要黃金,用美元換回黃金,而其他國家見狀也開始向美國贖回黃金,

但美國發行的貨幣量卻是儲金量的12倍之多,造成了銀行的擠兌。(美國對全世界的騙局)

1968年經濟危機導致各國黃金需求提高,
美國黃金儲備流失、美元大幅貶值,形成第二次的美元危機,使得一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無法再維持。

1971年美國尼克森總統停止美元對黃金的兌換,布雷頓體制宣告終止。

1971年8月15號,所有國家的貨幣變成了法幣 (法定貨幣,又稱不兌現紙幣)。

——————————————————————

法定貨幣的價值來自擁有者相信貨幣將來能維持其購買力,但貨幣本身並無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
如當今的紙幣。只有在公眾相信它會被接受時,法定貨幣才會生效。

法定貨幣是沒有任何錨,其價值是自由浮動,倚靠發行者控制發行量來維持

所以,其實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前,各國匯率都是維持固定的
而今
每個國家的匯率都是相對浮動的,也就有了投資匯率的機會了!

 

艾比曾經有一段時間對交易很迷茫
因為聽到了一個說法
說做投資交易的人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

的確

因為靠投資交易賺來的錢
並不是靠勞動或是付出什麼而得到的
而是靠著在市場當中別人的輸錢而得來的

為什麼要做著對世界沒有幫助的事情
「我是不是應該轉行?」
「我是不是應該去找一份能對社會有貢獻的職業?」

在那段時間艾比一直在思考交易的意義
面對跟交易有關的一切事情
都快樂不起來
因為我覺得自己竟然成為了一個「沒用的人」

後來在一本書當中
學習到了金融的本質,也了解到了金融的意義

--------

人都會生老死,因此有了和其他人做跨期交換的需求
➡金融的本質就是「價值的跨期交換」

人活著的基本行為是在做👉「規避風險」

從東西方早期的文化可以看出規避風險的兩個極端

【東方-儒家文化】

使用「人」當作規避風險的手段
「養兒防老」是儒家文化的出發點

重男輕女
因為男生娶老婆進門,才會是自己家的人
為這個家能夠付出勞力,長輩老了之後照顧長輩

家族婚姻
兒女沒有自由選擇婚姻的權利
因為情感的自由遠不及家族的利益來得重要

傳統社會沒有個人自由 → 自由選擇和養兒防老是不相容的

一個社會越是以「人」為金融、避險工具
就越依戀血緣這種原始因素

【西方-資本主義】

金融市場發達、有豐富的金融工具
透過保險、投資等規劃
不需用養兒防老當作生老病死風險的唯一安排

👉人們可以更自由的安排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中國受儒家文化影響越深的地區,買保險的人口比就越低)

相較於華人重視血緣、傳子不傳賢
歐美更多願意領養小孩
在政府與公司等也能夠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來做事

--------

艾比以前剛踏入交易市場時
跟大部分的人一樣
只想要多增加一些收入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但後來開始開設課程收學生
全部的生活都是跟交易相關的
專職從事這些工作

讓我開始思考在賺錢之外,做這些事情的意義

開始去了解為什麼世界會發展出金融?
金融市場帶給世界的幫助又是什麼?

從早期發展出的證券市場
到期貨、選擇權這些衍伸性金融商品
股市、房市、匯市等等
不只是投資者在其中可以獲取財富
而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的

理解了之後
艾比對於交易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這個觀念
就徹底改觀了

這本書是「**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
作者陳志武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
雖然是中國湖南人
但對於東西方金融市場分析的非常精闢在理

是一本艾比非常推薦、值得一讀的好書

💬IG留言「金融」
艾比就私訊送給你超過萬字的讀書心得整理
看完覺得收穫滿滿

讓你即使沒有時間看完整本
也可以快速吸收到精華喔

🔔關注@mt4mt5 學習更多交易知識
艾比曾經有一段時間對交易很迷茫 因為聽到了一個說法 說做投資交易的人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 的確 因為靠投資交易賺來的錢 並不是靠勞動或是付出什麼而得到的 而是靠著在市場當中別人的輸錢而得來的 為什麼要做著對世界沒有幫助的事情 「我是不是應該轉行?」 「我是不是應該去找一份能對社會有貢獻的職業?」 在那段時間艾比一直在思考交易的意義 面對跟交易有關的一切事情 都快樂不起來 因為我覺得自己竟然成為了一個「沒用的人」 後來在一本書當中 學習到了金融的本質,也了解到了金融的意義 -------- 人都會生老死,因此有了和其他人做跨期交換的需求 ➡金融的本質就是「價值的跨期交換」 人活著的基本行為是在做👉「規避風險」 從東西方早期的文化可以看出規避風險的兩個極端 【東方-儒家文化】 使用「人」當作規避風險的手段 「養兒防老」是儒家文化的出發點 重男輕女 因為男生娶老婆進門,才會是自己家的人 為這個家能夠付出勞力,長輩老了之後照顧長輩 家族婚姻 兒女沒有自由選擇婚姻的權利 因為情感的自由遠不及家族的利益來得重要 傳統社會沒有個人自由 → 自由選擇和養兒防老是不相容的 一個社會越是以「人」為金融、避險工具 就越依戀血緣這種原始因素 【西方-資本主義】 金融市場發達、有豐富的金融工具 透過保險、投資等規劃 不需用養兒防老當作生老病死風險的唯一安排 👉人們可以更自由的安排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中國受儒家文化影響越深的地區,買保險的人口比就越低) 相較於華人重視血緣、傳子不傳賢 歐美更多願意領養小孩 在政府與公司等也能夠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來做事 -------- 艾比以前剛踏入交易市場時 跟大部分的人一樣 只想要多增加一些收入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但後來開始開設課程收學生 全部的生活都是跟交易相關的 專職從事這些工作 讓我開始思考在賺錢之外,做這些事情的意義 開始去了解為什麼世界會發展出金融? 金融市場帶給世界的幫助又是什麼? 從早期發展出的證券市場 到期貨、選擇權這些衍伸性金融商品 股市、房市、匯市等等 不只是投資者在其中可以獲取財富 而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的 理解了之後 艾比對於交易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這個觀念 就徹底改觀了 這本書是「**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 作者陳志武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 雖然是中國湖南人 但對於東西方金融市場分析的非常精闢在理 是一本艾比非常推薦、值得一讀的好書 💬IG留言「金融」 艾比就私訊送給你超過萬字的讀書心得整理 看完覺得收穫滿滿 讓你即使沒有時間看完整本 也可以快速吸收到精華喔 🔔關注@mt4mt5 學習更多交易知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