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作者 陳志武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2006年被《華爾街電訊》評選為華人十大經濟學家,
現受聘於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擔任經濟學講座教授與亞洲環球經濟研究所所長。
艾比之前看過作者的另一本同系列著作,「受用一生的耶魯金融投資課」,
覺得學到的內容非常豐富,所以就也拜讀了這一本「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
兩本書名都很長又很類似,但講述的內容不同。這本書的觀後感為:
作者以許多簡單明瞭的例子來解釋深冗的金融原理,
所以觀看起來有種在讀故事書的錯覺,雖然覺得理論稍微枯燥,但又能順順的讀下去,
整本書來說覺得有點硬、又不會太硬的感覺(哈哈這篇文章為艾比挑選了自己覺得的重點整理,也因為篇幅限制,盡量精簡。
此書中有大量的社會文化、商業等案例,都非常精采,
總之,非常推薦對經濟與金融有興趣的同學自己閱讀本書,你一定會覺得收穫很多!
第一章 金融無處不在
金融的本質是「價值的跨期交換」
- 這決定了金融的基石在於「信任」
- 因此金融發展和健全的民主法治制度互相伴隨
- 為什麼古代賣妻妾、賣女兒?
沒有金融市場的社會,老百姓沒有能力去面對風險,一旦遇到風險,會把婦女當作工具
🔸在沒有貨幣的社會裡,人會被當作財富的載體
🔸金融對普通人的意義更大→特別是對女性的解放
「養兒防老」是儒家文化的出發點
- 人都會生老死,因此有了和其他人做跨期交換的需求 → 「信任」就是核心
- 儒家靠血緣建立信任體系,並用道義讓「不孝」的機率降到最低
- 深深的道德內疚感是儒家思想能夠管用的主要方式
- 傳統社會沒有個人自由 → 自由選擇和養兒防老是不相容的(自由 vs 風險)
💡 跨期價值交換是人類社會的「自然需要」 ,在沒有金融市場的古代,
只能壓抑個人自由達到跨期風險交易的目的→ 生存比自由更加重要
- 華人更重視血緣;歐美更多領養小孩,甚至是不同種族的孩子
- 歐美的金融市場較發達,較不需用養兒防老當作生老病死風險的唯一安排
- 一個社會越是以「人」為金融、避險工具,就越依戀血緣這種原始因素
- 華人認為血緣自然相愛 → 更不注重平等交流、相互尊重等有益於感情深化之事
- 宗教寺廟 or 祭祖宗祠 → 強化道德感
- 物理建築把本來無形的宗教信仰和教義變得有形
- 不斷的提醒人民較遵守教義和道義
- 宗族就相當於一個內部金融市場,隱性地在族內互相保險
- 婚姻決定養兒防老體系是否成功
- 姻親的關係僅次於血緣
- 婚姻的首要任務是幫助一家老小解決生存挑戰
- 所以由父母、長者包辦婚姻,年輕男女沒有婚姻自由
→ 只能用長相、財富、門戶這種明顯指標判斷
🔸在沒有金融市場的傳統社會,整個家族的避險利益都在婚姻裡面,談親家就跟談生意一樣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愛情」逐漸走向勝利
💡 文化影響人的最好方式,是不需要法律、也不需要別人, 你自己就知道錯,自己比別人更急著糾正自己
保險的預期報酬通常為負
- 保險起源是互助基金組織
- 集體中所有人在同一時間遇上突發情況的可能性較低,
每個人積累的資金一般能夠應付個體突發需要
- 集體中所有人在同一時間遇上突發情況的可能性較低,
💡 在中國受儒家文化影響越深的地區,買保險的人口比就越低
- 保單給你的理賠,和你可能遭遇的損失,是百分百負相關的
- 保單繳了錢但沒理賠的風險是「好風險」;遇到意外而損失的風險是「壞風險」
- 保險包含的好風險與你的壞風險加在一起,讓你的整體風險為零
- 好風險不是免費的,「保費」就是它的成本
- 這種金融產品未來的支付結構,正好與壞風險負相關,
即使預期報酬為負,也願意花錢購買 → 溢價為負
- 避險屬性 → 買安心
- 任何金融商品與壞風險越是負相關,要求的報酬就越低,甚至虧本也願意
- 避險屬性就越強、投資屬性就越低
- 股票投資等金融產品的風險也是「壞風險」
- 對於疊加性的壞風險,報酬與風險就要正相關 → 風險越高、獲利越高
- 除了保險還有哪些金融產品有負相關或低相關?
- 黃金、看跌期權
- 商品期貨(農產品、肉食品等),因為出現危機人也要吃東西
→ 不是追求高報酬,而是避險價值
- 任何金融商品與壞風險越是負相關,要求的報酬就越低,甚至虧本也願意
金融改變社會
- 日本明治維新的金融創新
- 武士階層享有家祿經濟特權(免費拿到政府的經濟補助),造成明治政府的財政負擔
- 明治政府於1873年在倫敦募公債,直接買斷武士的家祿特權,史稱「秩祿處分」
- 並規定個人可以用秩祿處分中的金融公債當作資本來設立銀行
🔸改革本身就是利益的重新再分配,而最不願意改革的就是舊有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
💡 透過將武士手中的政府公債轉化為銀行的資金資本 讓武士階層從反對改革者,變成改革的支持者 改革越成功、經濟發展越好,武士的收益就越大
第二章 借貸的真相
借錢花不好嗎?
年輕人借錢花
- 青年時期是一輩子收入最少的時候,卻是最需要花錢的時候
→ 需要學習費用、旅遊、拓展知識見識、交女朋友花費 - 等到五十歲,小孩都畢業,生活也不須享樂花錢 → 卻是一輩子收入最多的時候
💡收入的人生軌跡與開支的人生軌跡,有著明顯矛盾。
年輕人借錢花、借錢創業是解決收入與開支的根本方法。
花未來的錢,改變今天的生活。
- 華人的主流觀念是從小就要開始存錢 → 因為傳統社會金融市場不發達
- 許多人認為借錢是「透支未來」,實際上是在「改變未來」
→ 你可以擴大你的生活和工作選擇範圍
借錢花逼你有出息
- 短期便宜害了大家
- 父母長輩資助孩子買房 → 孩子會覺得是免費午餐,只會培養惰性
- 父母原本的養老金也沒有,未來只能依靠孩子給錢養老 → 讓關係變差
- 年輕人拿了長輩親戚的錢,親戚就有權過問年輕人的消費,甚至還會引來親戚抱怨
- 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行為
- 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的尊嚴
- 還款壓力使人積極向上
- 讓孩子自己貸款買房、利用外部金融工具 → 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個人責任
- 研究調查發現,每月的還款壓力不僅沒有使美國人懶惰,而使他們更加向上、注重理財
💡 兩種不同安排,給每個人帶來截然不同的自由度
借錢花的邏輯:消費也是投資
- 把「消費」和「生產」、「投資」區分在對立面是不對的,因為消費也是產生價值
💡 學會如何花錢才是重點
- 一般人對借貸消費的道德指責
- 如果一個人過度借貸消費,這位不理智的消費者要承擔主要責任,
而不能把責任歸到貸方 - 如同強姦犯說:是因為對方穿得太漂亮,所以我才忍不住,不是我的錯
- 如果一個人過度借貸消費,這位不理智的消費者要承擔主要責任,
- 不只個人,政府適當的負債有利於推動政策改革
- 國庫越多錢,政府沒有求於百姓,會變得更加專制(中國古代朝政)
- 國債的交易反映了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 如果政府失職,國債價格就會下跌;如果政府發展良好,國債價格會升高
- 國債的價格下跌會逼著政府修正其政策或法律,負債的政府受到民眾(債權人)的監督
借貸關係中的重要變數:利率
- 利率的效用邏輯
- 在經濟學中,利率稱作「資金的價格」
- 利率取決於給借方帶來的額外好處 → 就是「邊際效益」
- 利息應該要多高?高到多少他就不願意借錢來決定 → 借方的「主觀效用」
💡 利率就是這種主觀效用增值的表現,是合理的存在
-
- 對於沒有錢就要活不下去的人來說,一塊錢可以帶來的主觀效用是無限大的,都是救命錢
→ 所以按照經濟邏輯,利息不管多高都是合理的 → 但有趁火打劫的道德抨擊
- 對於沒有錢就要活不下去的人來說,一塊錢可以帶來的主觀效用是無限大的,都是救命錢
- 利率的收益機會
- 今天的一塊錢比明天的一塊錢更有價值
- 貸方(銀行)可以把資金用在更高報酬的投資上,不一定要借給你
- 需要資金的各方互相競爭,誰付的利息高,誰就得到資金 → 賺錢容易的時候,利率就高;反之
- 管制反而使利率走高
- 對利率的限制忽視了市場的實境情況,忽視了資金供給端為什麼會要求高息回報
- 借貸方願意在利息不高的條件下放貸 → 就可以解決高利貸問題:
- 對放貸人權益保護
- 借貸交易安全
- 其他投資報酬更低
- 改善借貸市場的環境、保護放貸人(而不是譴責放貸人),人們才敢把資金借出去、要求的利息才可能低
- 要解決高利貸問題,正確做法是透過法律保護貸方,社會文化也應該褒揚放貸人
第三章 現代企業與公司金融
- 公司創立的目的比國家單純,就是透過商業營利來賺錢,跨國界能力強於國家,所以發展比國家容易
- 公司的力量 → 將眾人利益綑綁在一起
- 匯集大量資本/招集眾多才智/集中各種資源/分散創業風險
網路企業的誕生:股票與公司
- 網路公司的產出函數
- 投入的資源與經濟活動的產出之間的關係
- 賣一萬個虛擬產品與賣一千個,在成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收入卻天差地別
- 收入跟投入成本的關係非常弱、但賺錢能力史無前例的高
- 邊際成本為零的網路公司
- 一旦把系統軟體開發完成,每份的額外成本(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 金融產業也是,容易賺錢
- 金融交易所創造的價值與勞動時間關係不大、也不完全取決於投入的成本
- 而取決於金融從業者的「人力資本」,金融人員的知識、經驗、能力、情商、誠信、人脈…
- 傳統製造業與餐飲業,產出與投入的關係與農業太像了,很難達成零邊際成本
🔸產出與投入之間的關係,是投資者判斷公司獲利前景的重要視角
公司的本質:一堆法律契約的組合
- 獨立的法律人格 → 法人
- 現代公司指得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傳統的企業一般是「無限責任」的
- 如果公司經營失敗,債權方不能要求股東賠償,股東的損失最多不超過以注入公司的資本
- 把公司與股東在人格上、財務上、責任上進行切分隔離
- 公司的錢獨立於股東私人的錢、公司的責任獨立於股東個人的責任
- 股東個人不至於被公司拖累、公司也不會被股東個人的債務和行為牽連
- 在有限責任的隔離下,公司具有幾乎無限的生命潛力,能夠成為百年、千年老店
- 聘用職業經理人
- 實現「管理權」與「所有權」的分離
- 選擇職業經理人的權力掌握在由股東選舉產生的「董事會」
- 股份可以在自然人或法人間進行交易轉換
- 股價影響了公司管理層的評估決策
- 好的決策受投資者歡迎,股價會上漲;反之 → 這就是市場對管理層的約束
🔸進入現代社會後,人類不再完全依附於政府、宗族、教派等傳統組織,
而有了「公司」這種新的組織形式
為什麼中國難有百年企業?
- 信任
- 股市籌集資金對企業規模擴大很重要,另一個重要的是集結一批忠誠的人
- 知識型的產業人力資本佔公司比重就越大,人才轉移帶來的損失也越大,招募人才更慎重
- 傳產等背叛的損失很小,因此企業能擴張更快
- 信任度越高的社會,企業規模就會越大
- 中國文化 → 「傳子不傳賢」、「家族繼承」
- 一起打拼江山的經理人沒有得到應得的提拔,喪失信任感,有才之士離開
- 好的企業文化,會從內在的角度增加員工的信任感與歸屬感
- 增加背叛的「主觀成本」
- 日本的下班喝酒文化與團體活動,是有幫助的企業文化
- 股市籌集資金對企業規模擴大很重要,另一個重要的是集結一批忠誠的人
- 玉堂醬園
- 孫家家族歷代出考上進士擔任高官
- 讓有孫家參與的交易契約別人都不敢違約、聘請的人員不敢亂來,孫家參與的投資受到其他商人青睞
- 這樣的家族企業能長青,但是高度「人治」,這樣的成功無法被複製
- 孫家各種文書中不會提到與玉堂醬園的關係 → 因為作為儒家士人,經商是低俗的、不能放在檯面上
- 孫家家族歷代出考上進士擔任高官
🔸儒家人士對商業鄙視,中國商業難以發展成為獨立的力量
💡 現代公司需要足夠獨立的「法治環境」,否則會降低它們的長期投資價值
商業聯姻與家族企業
- 姻緣是僅次於血緣的跨期信任支柱
- 利用子女婚姻實現商業聯姻、政治聯姻,是「家族企業」一直採用的策略
- 缺乏法治的傳統社會中,聯姻是僅次於血緣的家族企業擴張手段
- 亞洲國家企業子女婚姻多為商業利益;歐美社會這種現象不多
- 主因在於是否有可靠的法治環境,也就是市場制度的發達程度
- 如果陌生企業間的交易信用不是問題,就不用透過聯姻強化信用關係
- 市場如果發達,「家」的利益交換功能就會下降 → 這也是為什麼儒家要抑商
💡 現代公司與現代法治是一對雙胞胎
🔸傳統家族企業難以走上現代公司之路,企業管理跨不出血緣、姻緣,
難以走上專業經理人道路,創辦人一旦離世,就會產生「富不過三代」
現代公司的融資方法
- Amazon亞馬遜在長久虧損下也能發展
- 利用當初高估的股價,先靠股權融資
- 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後,改為債務融資
- 2015年股價進入新一輪牛市後,又改為股權融資
💡 如果公司股價太高,就以「股票」融資為主;若股價低、利率也低,就以「借債」融資為主
- 安隆公司
- 營運天然氣與石油運輸
- 1986年前受益於能源價格管制政策保護,獲利穩定,所以借債成本很低
- 1986年聯邦能源委員會解除價格管制,鼓勵能源市場競爭 → 營收波動性上升,安隆降為垃圾債,借債成本提升
- 透過櫃台交易,把能源商品金融化 → 安隆轉型成為能源交易業務 → 成為能源造市商
- 公司管理層不喜歡債務融資,而較喜歡股權融資
- 因為債務有還款期限,期限就是壓力,是必須兌現的硬性約束
- 股權融資是永久資本,無壓力,對管理層只有軟性約束,甚至沒有約束
- 如果公司破產,債權人的利益優先於股權投資者,權益受到保護
- 營運天然氣與石油運輸
- 長期債還是短期債好?
- 債務對公司來說是壓力資本,還款期限越短壓力越大;反之期限越長還本付息壓力攤平,越像股權資本
- 投資者買債券期限越長,不確定性越大 → 要求更高利息
- 永續債
- 債券中的股票
- 發行公司有贖回權,每隔一段時間,發行方有權將債券贖回
- 如果在可以贖回時沒贖回,那接下來的利率必須上調 → 給發行方壓力,否則利率會上升到無限高
💡 原則是:哪個融資手段最便宜,就使用哪個
為什麼公司要上市?
- 上市並不是每個公司的最佳選擇
- 上市的好處
- 股市為創業者提供的是一種對未來預期收入進行定價與變現 → 更靈活的資源
- 股東基礎擴大 → 引進其他利益相關者,並建立適合的治理結構(如專業經理人)
- 上市的公司有了自己的「貨幣」,股票的發行權 → 多了一種戰略運用方式
- 用自己的股票收購其他公司,改變自己的行業定位與競爭格局
- 資訊披露才是關鍵
- 股票估值和交易量通常是高度正相關
- 產品廣告多、媒體曝光頻繁的公司,不僅產品銷售更多,股票估值與交易量也更高
- 引起投資者對公司的關注
- 信任和信心是股市中最終要的
- 披露資訊,公司主動降低資訊不對稱 → 是提升投資人信任和信心的主要方式
- 股票估值和交易量通常是高度正相關
🔸上市是否成功,取決於之後漫長的市場溝通與市值管理
- 借殼上市
- 公部門強硬的監管,才會有借殼上市
- 選擇上市地點
- 一定要到能了解公司業務的市場去上市,讓能理解你的人買你公司的股票
- 公司和投資者存在資訊不對稱 → 資訊挑戰
- 一定要到能了解公司業務的市場去上市,讓能理解你的人買你公司的股票
💡 有利於公司長久持續發展的市場 → 良幣驅逐劣幣
資訊混濁的市場,會導致鼓勵好公司也投資取巧,最終 → 劣幣驅逐良幣
第四章 現代企業與公司金融
商業模式的選擇
- 已開發國家公司放棄多元化經營
- 美國公司抵禦風險能力強
- 美國勞動法規最為自由 → 在危機時可以快速裁員,降低營運成本
- 美國企業賦稅最低
- 美國公司更專注主業 → 專注於主業的公司手中往往有更多現金
- 多元化公司現金少:1) 資金用於跨產業併購擴張
2)跨產業本身能對沖風險,所以沒留大量現金
- 多元化公司現金少:1) 資金用於跨產業併購擴張
- 美國公司抵禦風險能力強
- 專業化趨勢
- 美國公司被迫往專業化發展,是源於惡意收購基金公司等的資本市場壓力
- 被「野蠻人」盯著,沒有管理層敢隨便燒錢擴張
→ 被逼著以「資本報酬」為優先
- 被「野蠻人」盯著,沒有管理層敢隨便燒錢擴張
🔸惡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
指收購公司在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允許,不管對方是否同意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收購活動- 美國公司更傾向跨國界的多元化,而非跨產業的多元化
- 剝離不相關業務,以提高資本使用效率
- 跨產業等於把資源分散到多個戰場,風險提升
- 美國公司被迫往專業化發展,是源於惡意收購基金公司等的資本市場壓力
- 商業多元化
- 平行整合:跨產業橫向整合
- 垂直整合:沿著產業鏈縱向發展 → 透過壟斷,可以有「定價權」
金融改變商業模式
- 公司的邊界
- 公司必須有邊界,不能什麼都自己做
- 開餐廳不能為了保證供給食材,自己種菜
- 市場正是由不同專業特長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交易平台
- 外部契約可靠度越低的社會中,公司的邊界應該要越寬、產業鏈拉長(例如有些原物料自己生產)
- 公司必須有邊界,不能什麼都自己做
- 金融是公司發展的加速器
- 跨時間將未來的需求轉移到今天 → 為你的消費者提供金融資源
- 分期付款
- 等到存夠現金再買車,人也老了,年輕時更需要車子作為資源
- 所以分期付款借貸買車更符合人性
- 輕資本經營策略
- 飯店簽長期租約,初期只要付裝修費用,租金靠未來現金流就能支付 → 不需投入大量資本
- 資本市場不喜歡公司的資產太重,更看重未來收入流 → 使公司估值更高
🔸創業初期資本特別珍貴,每一塊資本都要花在對未來主業收入有正面貢獻的事情上
- 創造性破壞
- 沃爾瑪把原本千萬家小雜貨店幹掉,是一種破壞 → 破壞原本高價格、低效率的零售業
- 因為沃爾瑪建立巨大的採購系統與物流網路 → 規模致勝
- 社會較率提高了,數億家庭的生活費用下降
- 網路世界現在也在零售業進行創造性破壞
- 沃爾瑪把原本千萬家小雜貨店幹掉,是一種破壞 → 破壞原本高價格、低效率的零售業
員工福利好的公司
- 製造業時期:科學管理之父-泰勒
- 科學管理:讓工人產生比原高效率的的一種手段
- 工人對老闆唯一的價值是生產產品,所以最有效的激勵制度是計件工資
- 美國製造業佔比越來越低
- 服務業佔美國經濟的82%
- 服務創造的價值是無形的、難以計數與量化
- 員工在服務過程中的態度和感受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服務品質
- 硬體資本比重降低;人力資本(員工的創造力)、品牌資本的重要性提高
- 矽谷高科技公司把管理結構扁平化,給員工股權與選擇權獎勵,讓員工都成為股東
- 提供員工超額福利 → 公司裡有免費的健身房、瑜珈、按摩、各種餐館、洗衣、洗車
- 福利文化和資本市場是屬於同一個創新生態
- 能提供超額福利,也是因為有資本市場的支援
- 員工福利的企業文化,也是商業模式的一種
- 研究調查關注員工福利的公司,每年多4%的超額報酬
- 員工越是喜歡自己的公司與職業,公司未來的股價表現就越好 ← 投資者應該關注這點
- 泰勒計件工資時代已經結束
第五章 投資理財
- 流動性溢價
- 人們願意為流動性帶來的便利支付額外的錢
- 流動性高,代表交易量大,但流動性越高,溢價越高,未來的報酬就越低 →被炒得太高的股價
- 申萬活躍股指數,在過去幾十年累計跌幅達99%
- 換手率
- 在比較不同投資方法時,必須考慮兩個因素:換手率和整體交易成本
- 投資者必須關注投資策略的換手率,和因此產生的整體交易成本
房產投資
- 美國中產階級的財富縮水
- 2008年金融危機
- 前10%富裕的美國家庭,財富平均成長2%
- 中等收入家庭財富縮水39.8%
- 後30%低收入的美國人因為本來也沒剩餘財富,所以無關痛癢
- 最富有和最窮的階層沒有受到金融危機衝擊 → 反而是中間階層空心化
- 造成美國人選出川普總統、英國公投脫歐
- 分散投資是上策
- 美國中產階級的財富過度集中於房地產,並且還有很高的房貸槓桿 → 房價下跌影響放大好幾倍
- 中產階級房貸大約是自有資金的2.3倍
- 房價上漲時,房地產會以3.3倍速度上漲;下跌也是3.3倍
- 2007~2010年底,全美房價大約下跌20%,等於讓中產家庭房產財富下跌66%
- 富人家庭投資非常分散,除房產還有大量金融投資
- 這三年中許多金融資產不僅沒跌,反而升值
- 美國中產階級的財富過度集中於房地產,並且還有很高的房貸槓桿 → 房價下跌影響放大好幾倍
- 2008年金融危機
-
- 因為「量化寬鬆」
- 聯準會大量印鈔買債券,推重了債券與股票市場,金融資產價格快速回升
- 擁有金融資產的人就會受益 → 量化寬鬆政策讓富人受益
- 自古以來,戰爭和危機通常會降低財富差距,因為摧毀物理和金融資本,衝擊富人財富
- 過去的經濟危機對富人傷害最大,但這次反了過來
- 量化寬鬆改變了歷史規律 → 讓危機反而強化了財富的不平等程度
- 政策干預不只影響到經濟,還改變了社會階層的利益分配
- 聯準會大量印鈔買債券,推重了債券與股票市場,金融資產價格快速回升
- 因為「量化寬鬆」
- 打房越打越上漲?
- 不管是房地產還是其他投資市場 → 對未來的預期決定一切
- 市場參與者的行為,也由對未來的預期決定
- 商品市場:
- 例如豬肉價格,由當下的供需關係決定,受未來預期影響有限
- 如果預期未來肉價下跌,投機者不能把未來的豬肉拿來今天賣,只有農民減少養豬
- 如果預期未來肉價上漲,投機者可以買現貨來屯,可是屯的成本很高,所以也沒什麼賺頭
- 例如豬肉價格,由當下的供需關係決定,受未來預期影響有限
- 投資市場:
- 不僅受今天的供需關係影響,更受未來價格的預期影響
- 如果大家都預期未來房價上漲,不管今天價格如何,大家都想去買,帶動房價 → 預期馬上變成需求
- 如果大家都預期未來房價下跌,很多人會提前賣,增加今天的供給 → 把未來的供給轉移到今天
💡 房地產和一般投資市場的價格,實際上是由「未來預期」決定
- 不僅受今天的供需關係影響,更受未來價格的預期影響
- 中國提高對地產商自有資金的比例
- 表面上是約束地產開發商 → 實際上卻提高了房產開發的創業門檻,房產業競爭越來越少
- 市場從「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 → 想買房的人還要透過關係才能買到
- 降價是最實質上有效的,但政府不允許降價
- 地方財政對房地產的依賴度太高
- 不管是房地產還是其他投資市場 → 對未來的預期決定一切
- 投機炒房的投資策略
- 交易的價值
- 傳統社會中,生產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有創造價值,
如果你做的是不直接產生「東西」,就沒有在創造價值 - 投機或市場交易本身沒有產生「東西」
- 只看得到房子這個東西的價值,看不到交易房子的價值
→ 所以會否定「投機炒房」的價值
- 傳統社會中,生產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有創造價值,
- 投機買房並沒有違背房子的自然屬性
- 某些人買房,讓買不起房子的人有房子租
- 很多人擔心未來房價風險,即使有錢也不想買,投機者替他們承擔風險買房,增加市場的供給
- 增加房產交易的流動性
- 幫助平衡房價、優化房子供給的跨時間配置
- 對房子的交易限制越多,房子的財富屬性就越低、純消費品的屬性越高
- 一旦房產市場交易活絡,房子會越蓋越好,屋主也會更愛惜房子
💡 提升房地產流動性就是提升社會財富;相反,限制房地產交易會毀掉社會財富
- 交易的價值
第六章 銀行與金融危機
票號與錢莊的興衰
- 古代政府難以壟斷貨幣發行權,因為貴金屬不需要靠國家發行,銀票以私人發行為主
- 良幣驅逐劣幣
- 大家會選擇聲譽好的錢莊發行的銀票
- 錢莊也會控制發行數量,保證自己的信用
- 錢莊對提升交易便利性、潤滑市場的貢獻,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市場發展
- 當年錢莊多的地區,今日的小額貸款公司也多
- 金融的邏輯不會隨時間變化
- 山西票號
- 長途貿易的需求是票號興起的主要原因
- 在交易中充當可信賴的第三方,後來也為客戶提供貸款跟存款
-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政府打仗急需用錢,又收不到遠方各省的稅,只好找山西票號匯兌
- 票號和政府的利害關係就深深糾纏一起
- 八國聯軍進攻時,慈禧和光緒逃難時也向山西票號借款 → 後來因此拖垮了一些票號
- 銀行在鴉片戰爭後進入中國,第一家是英國的麗如銀行,在上海設立分行
銀行間接融資的角色
- 直接融資
- 風險後果由出資人直接承擔,就屬於直接融資
- 間接融資
- 出資人把資金透過銀行等金融機構,由銀行在投向用資人,且風險後果由銀行承擔
- 因為金融市場資訊不對稱,容易出現「逆向選擇」
- 公司老闆認為公司很好,就不願意出售股權,寧願直接借錢創業,肥水不落外人田
- 公司不好、風險很高,那老闆就對外出售股票 → 導致只有壞公司去市場融資
- 金融仲介化
- 科技發展,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下降,銀行在金融體系的重要性會減弱
- 美國銀行貸款在社會融資中的佔有率逐漸下降
英美為何以資本市場為主?
- 銀行體系不利於創新創業
- 中國、日本、德國等成文法系的國家 → 以銀行為主
- 在法律上強調權力集中、排斥法官裁量權,又稱大陸法系
- 英國、美國普通法系的國家 → 以資本市場為主(股票、債券等)
- 中國、日本、德國等成文法系的國家 → 以銀行為主
- 銀行監管嚴格、要大到不能倒
- 以創新為主的創業公司,銀行不能碰
- 資本為主的金融體系
- 銀行是匯集大量資金後,集中決定資源配置
- 資本市場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產業和專業領域的千萬投資者,分散角色自己的投資配置
- 創投基金、私募基金、個人投資者,都比銀行有更多動力尋找有價值的資訊
🔸資本市場的投資決策是高度分散、獨立的
🔸資本市場以「直接投資」為主,投資決策分散在千萬投資者手中,
這有利於承擔風險、有助於改善資源配置效率
- 資本市場有利於資產的價格發現
- 每天都在對資產進行定價,為整個社會和經濟提供價值評估訊號
- 透過價值訊號,能夠提升整個經濟的資源配置效率
- 資本市場歡迎投機者
- 如果沒有投機,就難有人為創新買單,也難有發達的股權文化,就不會有科技發明
- 美國的創新文化不是由銀行體系支持的,而是由資本市場催生的
💡 開始由理念成立,最後由市場經營
-
- 小政府、大社會 → 才能發展出以資本市場為主的金融體系
- 要有可靠的法治社會
- 支持權力分散、資源配置分散的制度體系
- 小政府、大社會 → 才能發展出以資本市場為主的金融體系
- 風險管理是銀行最關鍵的能力 → 也是核心競爭力
- 風險管理是一種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因為是要對風險有感知,特別是對未知的風險和不可知的風險的感知
金融業的挑戰與發展
- 銀行的獲利模式主要靠賺取利差
- 1920年代後期,許多銀行的貸款都投入股市與房地產,
1930年大蕭條資產泡沫破滅,銀行被擠兌倒閉 - 美國大蕭條前的採用「單一銀行制」,不允許銀行有多家分行
- 因為擔心銀行過大,會控制太多經濟資源
- 單一銀行的風險承受力低,完全取決於本地經濟
- 1920年代後期,許多銀行的貸款都投入股市與房地產,
- 1933年銀行法
- 1.建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 消除儲戶的恐慌,降低發生危機時的擠兌
- 2.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等業務分離 → 分業經營
- 商業銀行以間接融資服務為主,提供民眾穩定的財富安全感;投資銀行從事直接融資
- 1999年這個限制被廢除,為20080年金融危機埋下隱患
- 1.建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銀行的流動性
- 銀行得到抵押品房屋,為何不自己持有收租、還要拍賣掉呢?
- 管理流動性風險,對銀行來說攸關生死,因為市場恐慌容易造成擠兌
- 房地產要在短期內變現比較困難,寧可把房產賣掉,以避免日後出現危機、需要現金時更難賣掉
- 現金流動性最好,但不會帶來利潤,所以銀行通常只存滿足監管需求的「存款準備金」
- 如果銀行出現短期資金周轉不足,會透過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 市場的恐慌很容易傳染,所以銀行流動性管理非常重要
不可用儲戶的資金去投資房地產、股權等流動性差的標的
-
- 中央銀行 → 最後貸款人
- 在關鍵時候提供流動性支援,避免擠兌危機
- 中央銀行 → 最後貸款人
- 創新的網路金融
- 網路金融只會停留在「小額」
- 網路只是在通路意義上挑戰傳統的銀行和資本市場,但在金融的本質上沒有區別
- 仍然是各方的跨期價值交換,是信用的交換
- 網路金融比傳統更需要監管,因為詐騙的空間和受眾翻了好幾倍
金融危機與監管
- 存款保險的道德風險 → 逆向選擇
- 銀行股東不在乎投資風險,就算投資出事,也有保險負責,而風險高的投資獲利也高
→ 銀行股東只賺不賠 - 存款人只在乎哪家銀行利息高就存哪家,也不管銀行的好壞
- 銀行股東不在乎投資風險,就算投資出事,也有保險負責,而風險高的投資獲利也高
- 2008年9月15日 → 雷曼時刻
- 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全軍覆沒,美國政府成為花旗的最大股東
- 後續出乎預料的發酵:反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英國脫歐、川普當總統)
- 2008金融危機的起因
- 從2021年911恐怖攻擊後的量化寬鬆,讓美國房價快速上漲
- 「住者有其屋」的居住政策
- 金融機構為那些沒有買房能力的低收入族群提供信貸 → 次級房貸
- 存款保險讓銀行更大膽的放貸,忽視了風險
- 銀行可以轉手賣出房貸,之後把房貸進行打包,進行資產證券化,華爾街在推出房貸證券的基金
- 美國每次的金融危機後都會進行改革,然而這些改革都只對上次危機的原因有效,卻又埋下了新危機的種子
- 「大到不能倒」的道德風險(逆向選擇)
- 危機時政府一定會救助這些大型銀行,使股東發放高風險貸款
- 隨便得到貸款,促使借款人沒動力好好運用資金 → 使資源配置到低產出領域、阻礙經濟成長
- 大型銀行,從大到不能倒,變為「複雜到不能倒」,雷曼兄弟就是
- 危機時政府一定會救助這些大型銀行,使股東發放高風險貸款
- 凱因斯主義:國家不該放任自由市場,應該對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
- 一般認為,市場得出的結果是最有效率的(效率市場理論),但偶爾會失靈,這時就需要政府干預
- 反托拉斯法:避免壟斷者哄抬物價
- 公共財(水網、電網)、國防開支
- 效率市場可能導致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不利於社會穩定 → 由政府轉移財富,保障底層人民
🔸政府到底該不該干預市場?
是否應該犧牲部分長期利益來避免短期危機?長期利益而短期利益哪個比較重要?
在大蕭條時期面對主張政府不應該干預的經濟學家時,
凱因斯說: 「長期而言,我們都會死去」
什麼時候的利益最重要,難以量化,已經是一個哲學問題了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 貨幣是央行調控企業和民眾經濟活動的工具
- 穩定價格(幣值)是中央銀行最重要的政策目標
- 現在,央行更關注通貨膨脹預期
- 長期貨幣中立性
- 短期而言,總產出與貨幣供應量為正相關
- 貨幣供給增加,總產出擴張;貨幣供給減少,總產出水準下降
- 長期來看,貨幣供應量增加的唯一後果,就是物價水準同比例上升
- 歷史上所有的通貨膨脹,都是源於貨幣供應量高速成長
- 短期而言,總產出與貨幣供應量為正相關
- 非常規貨幣政策
- 正常的寬鬆政策是透過調低貨幣的價格(降息)來刺激經濟
- 但利率已經調低至零時,就只能印鈔 → 增加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 購買銀行或金融機構中的資產,把錢給銀行,銀行可以放更多貸款
- 央行購買資產也會抬高金融資產價格,產生財富效應
- 量化寬鬆幫助美國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可也帶來後患
- 中產階級空心化
💡 量化寬鬆屬於非常規的實驗性策略 實行的時間越久,央行就逐漸從問題的解決方,變成問題的一部分
- 貨幣的定義
- M0指「現金」、M1是包括M0再加上活期存款、M2則包刮更多種期限與形式的存款
- 代表有不同流動性的錢
- 現代銀行的「創造貨幣」
- 銀行收到十萬存款,轉手借出去八萬,市場裡面就有了十八萬的錢
- 如果央行上調了存款準備金比率,那銀行能借出去的錢也會成比例縮小
- M0指「現金」、M1是包括M0再加上活期存款、M2則包刮更多種期限與形式的存款
此書雖然只有一個大主題,就是「金融」,
但涵蓋的範圍卻廣泛的嚇人,而在這麼嚇人的範圍中觀看此書,
卻又覺得讀起非常順暢,沒有艱澀無聊的感覺,
這應該就是作者多年在金融領域與教育工作累積的實力吧。亞洲多年來被儒家文化深植,我們小從學到大、習以為常的忠孝仁義道德觀念,
原來竟然是阻礙自由經濟市場的主因;
而相對不發達的金融市場,又反過來讓我們更依賴「關係」來抵禦風險,
維持「關係」,又要有更多忠孝仁義。
作者在他的兩本系列書中反覆強調這個觀念,應該是給亞洲讀者很震撼的一個教育。然而這樣的文化也影響了企業與商業模式,
為什麼亞洲富商常常「富不過三代」;而英美卻有扁平化的企業經營模式。金融不只是單純跟錢或商業有關而已,
重點是「跨期的價值交換」,
每個民族因為歷史情境的不同,所以用不同的文化習性在處理這個「跨期的價值交換」。作者每個章節都分享許多案例故事,從故事帶入理論,
所以即使是金融小白,相信也能閱讀的精采有趣
👇投資自己的腦袋:
MT4/MT5程式交易(EA)語法撰寫實戰班(兩日實體+線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