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心態最好的一本書:走出幻覺走向成熟 (一)

艾比最近讀到一本非常心有戚戚焉的好書
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艾比看過非常多交易書,尤其是關於量化交易、程式交易、策略等等
但程式交易一樣需要面對市場在教訓你的時候,面對虧損我想每個人的心態都會不太舒服,甚至會開始質疑自己的交易方法,而閱讀完此書之後,發現交易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對賺錢與虧損保持同樣的心態,並清楚知道自己什麼情況下可以賺錢、什麼情況下會賠錢的良好心態。

 

這本書我覺得跟量化交易的觀念非常有關聯
本書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交易技術分析之書,而是把整個交易過程的心理面向用詳細且淺白的比喻方式表達出來,並在這些生動幽默的文字當中,強調了交易系統跟風控的重要性

如果你只重視交易技術,只能取勝一時,但健全並正確的心態才能維持穩定了獲利成長

書名叫做:走出幻覺  走向成熟
作者為:金融帝國


圖片來源:https://www.7hcn.com//article/304553-1.html

 

閱讀本書之前建議對交易已經有了解,並且為實際在市場進行過交易的人

以下分享一些艾比覺得對於量化交易重要的篇章與自己的感想

冰山原理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事情的全貌
任何人對於市場的分析、預測、理解都是片面的
就像艾比之前在文章中提到的,影響市場K棒走勢的因素是無限大的,所以人工智能AI也無法學習完全部的因素,那當然人類就更不可能同時考量到全部的因素

所以交易的第一課就是,你必須全然的接受市場的”不確定性”
很多人喜歡預測分析K棒走勢,下了單之後變一廂情願的認為後勢一定會照著自己的分析走,產生了不願意認輸的情緒,最後產生巨大的虧損

如果你了解市場的不確定性,當今天後勢不如你的預期,頂多就是虧損出場,而且出場的理所當然,不需要有不甘心的憤恨之情

這邊反映了部位與止損出場風控的重要性
與其說是重要性,更準確的說應該把它當作理所當然的在操作,既然是理所當然,就不應該產生情緒上的影響
可是人性很難真的不被影響,所以量化的程式交易在這方面會對於交易者非常有幫助
至少當交易者沒有理性的時候,程式的執行是非常理性的 !

 

恐龍效應
恐龍曾經是第球上最強大的主宰者,可如今他們卻滅絕的一隻不剩
因為當時的氣候環境溫暖而潮濕,非常適合爬行動物的發展,但地球氣候瞬間轉變為乾燥而寒冷的時候,恐龍因為沒有有彈性的適應力而死亡
活到的現在的一直都不起眼也沒有多強大地位,卻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的昆蟲,蟑螂

作者用此解釋,為什麼許多交易者快速的市場上崛起,也在短時間後迅速殞落

交易者靠的是對於市場規律的尋找,找到概率優勢
短時期的某段持續規律(微觀),透過大量交易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創造出輝煌的績效
但這些規律一但改變,交易者會無法應變而死去

而尋找大時段的規律(宏觀),無法在短時間內創造出龐大利潤,可是他們可以一直存活在市場上
市場一直謠傳一段話,就是在市場上活的久,你自然就會獲利

作者表示,越古老、越簡單的交易系統才能貼近交易的本質
可是人們很容易被短暫爆紅的利潤而吸引,而賺取這些利潤的方法過了一段時間後卻慘不忍睹

而程式交易當中的“過度最佳化”就是可以用此理論來完美解釋
越是貼合市場某段時間走勢的參數或策略會在該時段表現超級好,但就會在行情產生改變之後表現的一蹋糊塗
所以在量化交易過程當中,避開過度最佳化是非常重要的

 

鐘擺效應
作者給一個不曾做過交易的同學看了一本觀於股市交易技術的書
結果那為小白同學卻說:我發現書中的內容幾乎都是矛盾的

這位同學沒有做過交易,但說出了交易的真諦

要順勢交易,但不要追漲殺跌
要高賣低買,但不要逆勢交易
交易者不能貪婪,那幹嘛要來市場賺錢

你想要市場上的獲利,你就必須接受市場給你的虧損
如果你接受不了虧損,你也絕對無法得到獲利

當程式交易在面對一段時間的連續虧損時(吃DD),你要做的不是立刻否定你的交易策略或換新的交易策略,而是明白在明確策略管理的範圍內只是正常的現像

 

超市原理
造成交易者大幅度虧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勝率太高了

如果你在超市買了10個東西,但每一個東西結一次帳,你總共付錢付了10次,你的痛苦程度會提高,進而減少購買的商品
而超市就是讓你逛街的時候都不用付錢,可以一直拿取你想要的東西
最後再一次付錢,所以你會傾向於購買更多東西

而在交易上,10次1塊錢的收入產生的滿足感是大於1次10塊錢的滿足感的

人們有對於”次數”要比”質量”更加敏感的天性
交易者通常都更願意”確定利潤、逃避虧損”的特性,進而產生盈利兌現,虧損掛起

而再現性概率優勢的交易方法(程式交易的策略),就是來自於人性的不對稱性而讓市場產生的不對稱性

作者說,像大眾對待利潤那樣對帶你的虧損,你就能長期盈利

 

鴕鳥現象
我是一位知道自己是在赌博的交易者,而更多的人是自以為在作交易的赌徒!

大部分的交易者都太忌諱”虧損”兩個字
短暫的對於虧損視而不見,都會再未來成受更大的代價
所以與其”對抗”,不如”包容”

而學會止損只是初級標準,要能夠不去忌諱虧損
作者一直強調”盈虧同源”,虧損本身就是最好的風險釋放過程

一般人都很接受交易,但卻很難接受將交易與賭博連結起來
所以交易者就會製造假裝有確定性的幻覺,給自己的交易下非常多的定義,但實際的交易方法也是概率的一種,真正贏錢的賭客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概率的計算
作者說:看出趨勢的思維方式是錯的,趨勢不是看出來的,而是賭出來的

而怕虧損、怕賭博、怕犯錯的情結,就是造成散戶總是賠光輸光的原因
因為害怕所以像鴕鳥一樣躲起來,不願意面對自己判斷錯誤,再製造許多幻覺來說服自己的判斷是對的

所以本書最重要的是要提醒大家,”走出幻覺  走向成熟”

而一樣,程式交易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人類的種種情結,確實的執行止損

 

圓木桶理論
木桶能夠盛多少水,不是取決於最長那根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那根
同理,對於一筆獲利的交易來說,你必須做對所有環節才行
而對於一筆虧損的交易來說,你不需要做錯所有環節,只要做錯一個就足夠

而越複雜的交易方法,出錯的可能性就會更高,因為你可能會遺漏某個小環節
一筆交易有眾多環節組成,技術分析方法、行情判定、部位控制、資金管理,所以你的交易方法越簡單,出錯的機率就越低,你更有可能做到獲利的交易

 

今天分享幾個篇章
下回有空再分享其他的

本書已經絕版,可能要去二手書店或網路上面找找才會有
以下提供電子書全文連結:
https://www.maofou.com/gpsj/huanjue/

歡迎大家跟艾比分享讀後心得

艾比曾經有一段時間對交易很迷茫
因為聽到了一個說法
說做投資交易的人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

的確

因為靠投資交易賺來的錢
並不是靠勞動或是付出什麼而得到的
而是靠著在市場當中別人的輸錢而得來的

為什麼要做著對世界沒有幫助的事情
「我是不是應該轉行?」
「我是不是應該去找一份能對社會有貢獻的職業?」

在那段時間艾比一直在思考交易的意義
面對跟交易有關的一切事情
都快樂不起來
因為我覺得自己竟然成為了一個「沒用的人」

後來在一本書當中
學習到了金融的本質,也了解到了金融的意義

--------

人都會生老死,因此有了和其他人做跨期交換的需求
➡金融的本質就是「價值的跨期交換」

人活著的基本行為是在做👉「規避風險」

從東西方早期的文化可以看出規避風險的兩個極端

【東方-儒家文化】

使用「人」當作規避風險的手段
「養兒防老」是儒家文化的出發點

重男輕女
因為男生娶老婆進門,才會是自己家的人
為這個家能夠付出勞力,長輩老了之後照顧長輩

家族婚姻
兒女沒有自由選擇婚姻的權利
因為情感的自由遠不及家族的利益來得重要

傳統社會沒有個人自由 → 自由選擇和養兒防老是不相容的

一個社會越是以「人」為金融、避險工具
就越依戀血緣這種原始因素

【西方-資本主義】

金融市場發達、有豐富的金融工具
透過保險、投資等規劃
不需用養兒防老當作生老病死風險的唯一安排

👉人們可以更自由的安排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中國受儒家文化影響越深的地區,買保險的人口比就越低)

相較於華人重視血緣、傳子不傳賢
歐美更多願意領養小孩
在政府與公司等也能夠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來做事

--------

艾比以前剛踏入交易市場時
跟大部分的人一樣
只想要多增加一些收入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但後來開始開設課程收學生
全部的生活都是跟交易相關的
專職從事這些工作

讓我開始思考在賺錢之外,做這些事情的意義

開始去了解為什麼世界會發展出金融?
金融市場帶給世界的幫助又是什麼?

從早期發展出的證券市場
到期貨、選擇權這些衍伸性金融商品
股市、房市、匯市等等
不只是投資者在其中可以獲取財富
而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的

理解了之後
艾比對於交易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這個觀念
就徹底改觀了

這本書是「**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
作者陳志武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
雖然是中國湖南人
但對於東西方金融市場分析的非常精闢在理

是一本艾比非常推薦、值得一讀的好書

💬IG留言「金融」
艾比就私訊送給你超過萬字的讀書心得整理
看完覺得收穫滿滿

讓你即使沒有時間看完整本
也可以快速吸收到精華喔

🔔關注@mt4mt5 學習更多交易知識
艾比曾經有一段時間對交易很迷茫 因為聽到了一個說法 說做投資交易的人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 的確 因為靠投資交易賺來的錢 並不是靠勞動或是付出什麼而得到的 而是靠著在市場當中別人的輸錢而得來的 為什麼要做著對世界沒有幫助的事情 「我是不是應該轉行?」 「我是不是應該去找一份能對社會有貢獻的職業?」 在那段時間艾比一直在思考交易的意義 面對跟交易有關的一切事情 都快樂不起來 因為我覺得自己竟然成為了一個「沒用的人」 後來在一本書當中 學習到了金融的本質,也了解到了金融的意義 -------- 人都會生老死,因此有了和其他人做跨期交換的需求 ➡金融的本質就是「價值的跨期交換」 人活著的基本行為是在做👉「規避風險」 從東西方早期的文化可以看出規避風險的兩個極端 【東方-儒家文化】 使用「人」當作規避風險的手段 「養兒防老」是儒家文化的出發點 重男輕女 因為男生娶老婆進門,才會是自己家的人 為這個家能夠付出勞力,長輩老了之後照顧長輩 家族婚姻 兒女沒有自由選擇婚姻的權利 因為情感的自由遠不及家族的利益來得重要 傳統社會沒有個人自由 → 自由選擇和養兒防老是不相容的 一個社會越是以「人」為金融、避險工具 就越依戀血緣這種原始因素 【西方-資本主義】 金融市場發達、有豐富的金融工具 透過保險、投資等規劃 不需用養兒防老當作生老病死風險的唯一安排 👉人們可以更自由的安排想要的生活方式 (在中國受儒家文化影響越深的地區,買保險的人口比就越低) 相較於華人重視血緣、傳子不傳賢 歐美更多願意領養小孩 在政府與公司等也能夠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來做事 -------- 艾比以前剛踏入交易市場時 跟大部分的人一樣 只想要多增加一些收入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但後來開始開設課程收學生 全部的生活都是跟交易相關的 專職從事這些工作 讓我開始思考在賺錢之外,做這些事情的意義 開始去了解為什麼世界會發展出金融? 金融市場帶給世界的幫助又是什麼? 從早期發展出的證券市場 到期貨、選擇權這些衍伸性金融商品 股市、房市、匯市等等 不只是投資者在其中可以獲取財富 而都是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的 理解了之後 艾比對於交易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這個觀念 就徹底改觀了 這本書是「**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 作者陳志武是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 雖然是中國湖南人 但對於東西方金融市場分析的非常精闢在理 是一本艾比非常推薦、值得一讀的好書 💬IG留言「金融」 艾比就私訊送給你超過萬字的讀書心得整理 看完覺得收穫滿滿 讓你即使沒有時間看完整本 也可以快速吸收到精華喔 🔔關注@mt4mt5 學習更多交易知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